諟 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● 諟

shì ㄕˋ

◎ 〔~正〕同“是正”,订正,如“~~文字。”

其它字义

● 諟

dì ㄉㄧˋ

◎ 古同“谛”,审谛。

英语 to examine; to consider; honest

德语 begutachten, prüfen

法语 examiner,juger

© 汉典

諟 國語辭典

諟ㄕˋshì动审核、明辨、校正。《书经·太甲》:「先王顾諟天之明命。」《陈书·卷二七·姚察传》:「尤好研核古今,諟正文字。」

© 汉典

【酉集上】【言】

諟·康熙筆画:16 ·部外筆画:9

諟 《康熙字典》

【酉集上】【言】

諟·康熙筆画:16 ·部外筆画:9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上紙切,嗜上聲。【說文】理也。【廣雅】是也。【玉篇】審也,諦也。【廣韻】正也。與是通。【書·太甲】先王顧諟天之明命。【傳】諟,是也。【疏】諟與是,古今之字異,故變文爲是也。【𨻰書·姚察傳】硏覆古今,諟正文字。【註】諟卽是也。【集韻】或作提。
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丁計切,音帝。與諦同。或作𧫚。

© 汉典

【卷三】【言】

諟 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三】【言】

『說文解字』

理也。从言是聲。承旨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諟)理也。左傳。君與大夫不善是也。國語作王弗是。韋曰。是、理也。是者諟之假借字。韋注與許合。理猶今人言是正也。臣之行𧮂者王不能是正也。大學引大甲。顧諟天之明命。注。諟猶正也。某氏僞大甲傳。諟、是也。皆與許合。大學諟或爲題。从言。是聲。承旨切。按旨當作紙。十六部。

© 汉典

諟 音韵方言

国际音标 ʂʅ˥˧; ti˥˧ 日语读音 TADASU韩语罗马 SI现代韩语 시

客家话 [客英字典] shi5 [海陆腔] shi6 [陆丰腔] shi3 [台湾四县腔] sii5 [梅县腔] she5粤语 si6潮州话 si6

近代音 中古音 禪母 紙韻 上聲 是小韻 承紙切 三等 開口;上古音 黄侃系统:定母 齊部 ;王力系统:禪母 支部 ;

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

© 汉典

諟 字源字形

字源演变

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「諟」 說文‧言部「諟」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

字形对比内地台湾香港日本

异体字惿 諦

© 汉典

【加载评论 】

【论坛讨论】